白癜风形象大使 http://m.39.net/pf/a_6188263.html本人简要介绍
跨专业二战,今年有幸上岸。一个很普通的女生,还有些懒惰,会沉迷于峡谷和小说世界,本科院校普通双非,连续三年拿过校级奖学金,有少许竞赛经验,参与过不算正儿八经的科研项目,没有论文成果,四六级分数不高,本科专业有点交叉性质,偏管理学和工科(可能是我学识不够,看不到太多其与心理学交叉的可能性)。
私认为自己比较好的一点是自我效能感高(就是对自己有信心,足够勇敢),或者说我盲目自信,我也能接受这个说法。另外一个是我去年实习我的上司跟我说的,就是本人做事情有自己的方法,或者说面对一个问题,我能够稳定心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,但问题解决的效果,就得看执行力了。(哈哈哈,这块是我现在的短板,我在努力改。)
两年初试成绩,心理学专业课第一年,第二年。可见我第二年专业课分数并不高,外部环境上,今年心理所的题确实较21年难很多,本人主观上认为今年是年以来最难的一套题。内部环境上,是我自己不够努力,我11月、12月有时一周就只学习3到4天,模拟练习不够,没有保持一定的手感。
比如普心的一道20分的简答题“注意的特征”,其实问的是注意的四个品质(注意的广度、稳定性、注意转移、注意分配),而我答的是两个注意的特点(集中性和指向性),当时写完两个特点后,感觉出这些字数应该不值20分,想着后面再回过头把四个品质写上,可是忘了!反而最后还是把2-3个选择题改错了。害,第二道普心的简答题我还跳页写了一半!具体过程和复盘在此不赘述,希望大家以我为鉴。
考前两个月的一些摆烂记录(大家别学我)
专业课复习建议
普心
理解为先、教材为王、背诵制胜
1.第一遍看书看不下去,可以先看视频。刚开始学,多点耐心;
2.结合实心中的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结论,对普心的一些理论进行深刻理解;
3.按照记忆曲线耐心进行背诵;
4.教材前中期看要全面和细致,知识窗的知识也别放过(比如20年考察了镜像神经元);
5.最后两章,可以借助的参考资料,重点学习理论部分(真题有考过);
6.关于思维导图。
思维导图形成的基础是知识点的联系,初期的学习,如果自己不能发现知识点的联系,可能比较就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,那可以尝试理解别人思维导图的逻辑(比如琢磨一下科目的章节结构),在经过几轮的学习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(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),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。我初期用幕布做了思维导图,后续有时间,我勤快的话,就慢慢分享给大家,仅供参考,这样大家可以少做复制和打字的工作,可在我的基础进行优化,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。
我第一年前中期背诵普心是用幕布+anki进行背诵的,后期和第二年是完全用MarginNote3背诵复习的。另外知识点的比较和整合,鄙人也推荐excel表格整理,像实心和心统,我用表格整理更多一些。
心统
理解第一、走心刷题、不忘教材
1.公式要默写得出来;
2.刚开始看不懂,可以尝试看视频先入门;理解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、使用条件和步骤;
3.可以按复习,用的基础班课程或者学习资料;不要忽视教材,也不能眼高手低,比如心理所21年考察了三线表;
4.做题一定要动笔算,养成好的做题习惯(卷面+限时+答题步骤);5.刷题不追求数量,保证每种统计分析方法都会.(比如我会用marginNote3把每个统计分析方法的经典例题做一个计算题的合集)
实心
理解第一,教材为王、背诵为辅
1.前后期,书看得慢,多点耐心,慢慢思考,当你看到第3或4遍的时候,你可能会惊叹心理学家的实验设计的精巧,为ta们的智慧点赞!(学习实验心理学这门科目,我是深刻感受到了心理学做研究的魅力,一些实验范式设计得真牛逼!)
2.理解第一位,从我使用过的书籍来看,可以推测我的实验心理学复习速度很慢,3-4天一章很正常,比如就单注意实验里的维度重叠框架理论,我查文献阅读就花了一个晚上,所以,我第一年11月底才开始背实心时,但当时大部分的时候我看一个实验,我基本上能不那么费力地复述出来,也较之前能进一步理解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。
3.我没有专门为实验范式整理笔记,我就借助白纸,梳理一些较难以理解的实验,以便理解实验逻辑,然后将图片扫描补充到marginNote3的里。
4.我是在朱滢老师的书看完两遍以后,找了7-10天的时间进行专项的实验设计训练,买了一本A4或B5的全白便签本(一半/面模拟,另一半/面复盘记录),进行训练和校正,前期不限时,总结、记忆、实践实验设计模板,后期限时训练(比如25分钟)。
5.背诵也要尽可能全面!注意、记忆、意识是重点,但22年也综合性考察了心理语言学,所以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尽量全面!
用过的书籍、视频课和习题册
真题模拟
(时间安排:10月-11月,1年/周)
1.限时真题模拟:可以换个陌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模拟,将情境性依存性记忆更多转为状态性依存性记忆(因为考试的环境与你备考时的学习环境不同),建议在上午模拟,与正式考试时间一致。
2.模拟复盘:总结真题规律答题思路+记录自己的模拟情况(可以找学姐学长反馈)+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后续复习进行调整。复盘后,以便最后一个月可以有重点的背诵+回顾教材+回顾错题,甚至自己押题。
3.弄清楚你模拟的目的(个人总结,仅供参考):
A.至少真题模拟阶段后,每个简答题,每个题型的用时分配要心中有数;
B.几次模拟下来,你的卷面要有所进步;
C.总结真题规律答题思路;
D.模拟也是阶段性检查学习效果的测验。
4.注意事项
严格按考试模拟;注意卷面整洁;等着复习全面才开始模拟,这种心态不倡导;模拟情况不好——早点发现问题是好事,及时调整后面的复习安排;
个人建议12月初前至少真题要模拟完,从16年到22年也有7套真题了,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对真题进行研究,而且12月后期对知识点的复盘更为重要,再加上有了真题模拟的加持,12月的复习更能松弛有度。所以,专业课的真题个人不建议像考研英语还留两套到最后进行模拟。12月的专业课模拟,可以对各个科目的主观题清单进行抽题限时模拟,或者做某些机构的模拟题。(保持手感)
中科院心理所考研的近几年的复录比
心理所从20年开始,有点大小年的感觉(也可能是因为21年学硕和专硕分卷考),个人推测23年题目难度可能会较22年有所降低。另外,我了解到的情况,21年的这个从调剂到的同学是同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从学硕调到专硕。22年,计划招生是18个,实际进复试21个。可以看出,22年的复试竞争比不上21年,21年复试竞争最大的课题组是7进1,而22年复试名单都没有公布考生的报考方向,有些导师今年就没有考生上线,所以在所内进行调剂。心理所是不接受校外调剂,很保护一志愿,但对于第一志愿心理所招生秉持的也是宁缺毋滥的原则。
-年心理所的复录比(不包含少干和士兵计划)
整理自中科院心理所